6月份以来,国内玉米市场粮源基本无贸易量,供给主要依靠政策粮支撑。国家定向拍卖虽有一定缓冲作用,但短期难以到货,对当前的市场影响效果有限。由于下游用粮企业采购积极性普遍提升,以致于供需矛盾突出,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尤其华北玉米价格上涨更为明显。
中华粮网数据中心监测显示,截至6月16日,2016年第23期中储粮全国玉米收购价格指数125.23,周比上涨0.22%。
另据数据监测系统显示,截止6月17日的一周,周初3等黄玉米均价为1830.00元/吨,周末均价为1841.33元/吨,小幅上涨0.62%。
6月14日-15日,国家超期储存和蓆茓囤储玉米计划投放4485488吨,实际成交3120703吨,成交率69.57%,定向销售成交依然火爆。
市场预计,当前国储拍卖悬而未决,国内优质玉米刚需不减,尤其华北玉米市场供应依旧偏紧。在诸多利好提振下,估计短期内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仍将继续偏强运行。不过随着政策定向玉米的稳定释放和陆续到货,市场价格的重心对于继续追涨或逐渐失去长期动力。
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以稳为主
近来东北产区基层市场玉米贸易活动清淡,企业使用仍以轮换玉米为主。黑吉两省过去两周开始定向拍卖2013年产蓆茓囤玉米,底价较低,进一步增加了市场粮源。整体上看,东北各地玉米价格基本以稳为主,局部价格略有小幅上调。
6月17日,黑龙江哈尔滨地区轮换玉米收购价格在1500-1600元/吨,吉林省长春市轮换玉米出库价格在1620-1730元/吨,辽宁沈阳地区水分15%轮换玉米出库价格1670-1770元/吨,内蒙古通辽市轮换玉米收购价格在1680-1750元/吨,基本稳定。
6月15日,吉林计划销售超期储存和蓆茓囤储存玉米594187吨,实际成交584613吨,成交率98.39%;黑龙江计划销售玉米687541吨,实际成交129008吨,成交率18.76%;两省成交状况差别悬除。主要的原因是吉林企业仍享有地方补贴,且投放的13年玉米基数也相应高于黑龙江,而黑龙江大部分粮源则仍然以12年玉米为主,质量参差,市场参拍热情受抑。
华北玉米价格继续领涨市场
华北地区玉米余粮已基本见底,再加之农户多忙于夏收夏种,售粮减少。尽管定向拍卖华北成交表现较好,但短期内仍未集中到厂,阶段性供应趋紧行情并未得到有效缓解,导致华北玉米价格持续走高。初步统计,5月下旬以来华北地区玉米价格累计涨幅已达200-500元/吨。
6月17日,华北沧州地区玉米收购价格为1840-1860元/吨,水分15%以内;山东寿光地区深加工玉米收购价格2050元/吨;河南周口地区新玉米收购价1780-1800元/吨,水分15%以内;河南鹤壁地区收购价格1850元/吨;部分地区玉米价格周比上涨30-60元/吨。
市场认为,后期随着轮换玉米陆续到厂以及政策粮投放数量预期逐渐增加,企业缺粮现状或将有所缓解,华北玉米价格或逐渐向政策粮靠拢。另外,受气候影响,今年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局部地区小麦不完善粒偏高,小麦价值下降,价格较低,较之玉米比价优势显现,小麦饲用替代或会再现市场。
南北港口玉米价格稳中有涨
目前东北港口玉米市场有价无市,自营贸易依然萧条,多以政策粮发运为主。受港口走船积极的影响,北港库存呈下降态势。由于饲料需求逐渐好转,玉米消费量逐渐增加,近来南方港口玉米库存量明显下降,为近年来的最低记录水平。
6月17日,鲅鱼圈港平舱价格为1850-1870元/吨,水分14.5%以内,容重720;锦州港地区水分15%玉米平舱价格为1850-1870元/吨,水分14.5%;价格坚挺。广东蛇口港地区东北新玉米主流价格在1980-2000元/吨,水分15%以内,周比上涨30元/吨。由于南方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当前南北港口玉米价差已扩大至150元/吨左右。
据了解,当前南方主要沿海港口玉米库存量均降至低位,港口贸易商多暂时停止报价,部分饲料企业已向国家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建议加快玉米拍卖进度。
南方销区玉米价格继续跟涨
随着华北等地玉米价格持续上涨,销区市场玉米到货价格仍继续跟随上调。但据了解当前饲料企业库存也相对充裕,采购心态平稳。随华北与东北玉米价差的持续缩小,销区采购东北玉米的意愿增强,估计贸易购销中东北玉米比重将会提高。
6月17日,江苏徐州地区二等玉米到站价1850-1900元/吨,湖北武汉地区二等玉米到站价1960-1980元/吨,湖南长沙地区二等玉米到站价1980-2000元/吨,江西南昌地区二等玉米到站价2000-2160元/吨,四川成都地区二等玉米到站价2080-2200元/吨,部分地区价格周比上涨20-40元/吨。
7月中旬前后,本年度春玉米在云贵、江浙一带即可依次上市。但由于今年南方天气多舛,市场有判断预计春玉米供应周期或不如去年。
美玉米期货价格连续六周上扬
上周,受天气忧虑的提振,美国玉米期货价格继续上涨。6月17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CBOT 7月合约报每蒲式耳4.37 3/4美元,新作12月合约报每蒲式耳4.48 3/4美元。本周,7月玉米合约上升14 3/4美分或3.5%,连续第六周上扬,为2014年3月以来近月合约最长涨势。
分析师称,美国中西部炎热天气可能损害作物,特别是预报的降雨降水量不及预期。对于干热天气的担忧自5月以来便持续支撑玉米价格,主要的是市场担心不利天气将损及单产,进而导致美国今年玉米减产。
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的出口销售报告显示,6月9日止当周,美国2015-16年度玉米出口净销售90.97万吨, 2016-17年度玉米出口净销售17.87万吨,处于行业预估的低端,但新作和旧作玉米总销量连续第六周高于100万吨。
6月16日,美国美湾7月交货的美国2号黄玉米FOB价格为190.4美元/吨,合人民币1252元/吨;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709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255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