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涨需要导弹,下跌就一根稻草。这句话来形容最近的玉米、豆粕行情在合适不过了......
玉米连跌半个月 累计跌幅高达150元
最近半个月时间,玉米市场一改往日的嚣张,行情连续下跌,累计下跌150元/吨。直到今天还有有局部地区在下调玉米价格,其中到厂龙江2034临清2410跌10宝鸡2400到站孝感2440宜春2540锦州港2340蛇口港2410。
就在此轮玉米下跌行情中,这根稻草就是和临储拍卖有关,本周四将进行临储玉米第13轮拍卖,若无意外,8月27日就将进行临储玉米的最后一拍,5600万吨临储玉米库存将全部完成投放。这么多的玉米量,且消耗呢,按照拍卖规则所规定的75天出库政策,意味着市场提供有效粮源补充期限是11月10日。
而在新粮供应上,进入11月份新粮将大规模上市,政策粮正好与新粮供应行程无缝衔接。同时,我国进口玉米、高粱等并未因中美关系的不明朗而停滞,其中7月进口了568万吨,因此接下来的玉米供应整体改变供应不足的状态。
除了上述我们提到的后续玉米供应相对逐步宽松对行情利空外,玉米市场也不乏利好因素。需求方面,随着玉米深加工企业近期环保检查结束,开机逐渐恢复,玉米需求有所增加,且养殖需求也在增加。官方数据显示,国内能繁母猪存栏已连续10个月环比上涨,后期生猪供应将逐步增多的趋势不改,未来生猪复养进程有望加快。
总结来看,近几日玉米下跌速度已然放缓,但考虑到政策粮与新玉米的无缝衔接,以及进口量的对市场的补充,玉米市场供应将增加,供应不足的现状改善后,玉米市场接下来还存在下跌空间,继续缓慢回调为主。
豆粕一波探底后 再次窄幅震荡
近期美豆持续暴涨,主要因出口强劲以及对天气市炒作再起。而反观国内豆粕市场,美盘强劲并未拉动豆粕现货,豆粕现货反而在经历一波探底后,再次窄幅震荡。截至到周四沿海地区价格在2840-2920元/吨左右。
而外围强劲,并未有效带动豆粕行情的主要因素就是庞大的供应。大豆到港方面,8月大豆进口到港量预计为1035.8万吨,9月到港初步预计890万吨,较上周预估增加10万吨,10月初步估计810万吨,11月初步预估800万吨,12月初步预估780万吨。
油厂方面,近期库存压力继续增加,一定程度上抑制豆粕价跟随美豆上涨。
而需求方面,据农业农村部8月17日消息,7月份全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4.8%,连续6个月增长,同比增长13.1%。据了解,7月份,全国生猪生产继续较快恢复,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4.0%,连续10个月增长,同比增长20.3%。养猪场户补栏增养势头较好。7月份国内饲料总产量环比增幅约在10%,豆粕性价比优于杂粕,替代需求增加豆粕用量,需求端对四季度饲料价格支撑性较强。
总之,近来外盘天气炒作,且我国持续购买美豆,给美豆市场形成有利提振;但大豆大量到港,使得国内大豆供应宽裕,油厂库存也逐步增加,利空国内豆粕行情。而生猪存栏恢复以及非瘟疫苗已经进入试生产阶段,预计未来4季度养殖业向好对豆粕消费还是乐观的。
唉,利空也有,利多也不少,豆粕就在中间生生被夹着,太难了!除非真来个“导弹”刺激,除此之外最近整体趋势豆粕仍在弱势中,探底存在低位机会,请留意。
(转自中华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