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粮食成交情况
(1)本周(2020.07.27-2020.07.31)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简称“交易中心”)竞价采购交易成交情况如下:
本周竞价采购稻谷71260.57吨,成交52421.67吨,成交率73.56%,成交均价2865.65元/吨。竞价量进一步加大,增幅涨至50.29%,成交率止跌回升,均价延续涨势,环比涨幅37.11元/吨,品质相对较好的圆粒型品种占比加重,部分地区收储等级更优的早籼稻,叠加因素提高了成交价格的水平。
普通早籼稻(三级)折价幅度10-80元/吨,环比大幅收窄,在底价大幅上调的基调下,竞价积极性有所放缓,但成交率仍维持68.36%,环比持平,成交均价2856.78元/吨,环比涨58.43元/吨。其中,圆粒型早籼稻占比达64.83%, 成交率将近9成,成交均价2858.10元/吨。按地区来看,珠三角地区成交均价2877.23元/吨,最大折价达80元/吨;粤东地区成交均价2786.67元/吨,环比跌82.22元/吨;粤西地区成交均价2858.83元/吨,环比涨12.54元/吨。综合来看,粤东地区跌幅较明显,粤西地区整体趋稳,珠三角拉升价格上扬,当中以珠海、惠州等地区为主。另,早籼稻(二级)以珠三角地区采购为主,成交均价2896.46元/吨,成交率高达100%,优质优价特征明显,品质较优的早籼稻今年受收储单位的青睐程度更高。目前,新早稻处于上市的集中收购期,鉴于今年的特殊行情,收购进度同比偏慢。如上期所预料,由于江西等南方地区早籼稻受灾严重,湖南主产区重金属超标导致合格粮源较少,加之国家最低收购价提价政策提振等一系列因素叠加下,抢粮气氛较浓,甚至出现跨区域购粮行为,部分湿粮价格持续走高,农民和贸易商惜售心理加剧,且单产和质量均不如去年的情况下,优质粮源供应偏紧,下半年受储备粮集中性收购刚需所致,预计早稻价格短期仍将高位运行。
本周竞价采购小麦19900吨,成交19900吨,成交率100%,成交均价2631.81元/吨。竞价量进一步收窄,成交率大幅回升37.95%,均价延续涨势,采购主要以普通小麦为主。
普麦方面,呈现量降价升的特点,成交均价环比涨39.26元/吨,折价幅度70-120元/吨,竞价热度较高,且全部成交。近期,玉米市场价格涨势不止,小麦替代效应仍将持续,受此提振影响,麦价相应持续上涨;另,受灾情影响,局部地区小麦减产,流通受阻,持粮主体惜售心理较强,复产的面粉企业适当提价收购补库。因此,短期麦市将处于高位震荡,但鉴于国内小麦供需格局相对宽松,进口麦数量再创7年以来的单月最大增幅,预计一定程度上抑制麦价上涨空间,涨势将有所放缓。
本周竞价采购大米1340吨,成交1340吨,成交率100%,成交均价3478.51元/吨。竞价量略减,主要以珠三角地区国产大米市县级储备粮采购为主。
国产米均为圆粒型早籼米,均以折价50-70元/吨成交,成交率大幅回升。以佛山地区上周流拍标的为例,底价上调110元/吨,最终折价70元/吨全部成交。总体来看,受早籼稻价格整体上扬影响,早籼米价格小幅上涨,但仍受市场需求疲软所累,涨幅十分有限,预计要等到9月份开学季后需求才会有所好转,加之中秋国庆临近带动大米销售节奏,届时米价行情才能有望呈现一波涨势。
(2)本周交易中心竞价销售交易成交情况如下:
本周竞价销售稻谷38038.81吨,成交34404.03吨,成交率90.44%,成交均价2294.27元/吨。投放量增幅放缓,成交率延续涨势,均价涨幅达59.65元/吨,普通早籼稻涨势进一步上扬,市场供不应求状况仍将持续一段时间,支撑陈稻价格呈普涨态势。
普通早籼稻(三级)量价均有不同程度上涨,成交率略升,成交均价2273.84元/吨,环比大幅上涨74.70元/吨,在经过1个月后均价重回2200元/吨以上的高位水平。受水灾、疫情、最低收购价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新稻行情持续看涨,受此叠加因素提振,质量相对较好,年份适中,价格相对略低的陈稻再次引发追捧,溢价幅度60-150元/吨,溢价率高达85.71%,竞价积极性较高,销售地区仍以粤东和粤西为主。其中,粤西地区成交均价2321.53元/吨,环比涨幅3.18%。预计短期内早籼稻销售价格一定程度上受市场储备补库需求提价收购所影响,陈稻掺兑需求增加,市场价格看涨预期较前期有所增强。
本周竞价销售小麦17467.18吨,成交11976.18吨,成交率68.56%,成交均价2265.62元/吨。陈麦投放量大增,增幅达133.89%,成交率小幅回升,均价大幅上涨99.13元/吨,涨幅达4.58%。
普麦方面,销售以粤东和粤西地区为主,成交均价2238.95元/吨,环比涨72.45元/吨,全部溢价成交,溢价幅度30-60元/吨。目前,市场上小麦与玉米间价差持续收窄,原料价格持续走高,饲料企业竞价陈麦补库的意愿加强;与此同时,基层农民和贸易商惜售情绪较浓,一定程度上支撑陈麦价格呈稳中有涨的态势。优质麦方面,成交率略显不足,部分以底价2440元/吨成交。受普麦价格大幅上涨的带动下,优质麦价格呈稳中偏强的态势上行,但受2020年小麦质量报告情况所限,今年小麦质量为近10年以来最好,一定程度上制约企业采购优质麦的积极性,优普麦价差同比收窄,抑制优质麦价格上涨幅度。
本周竞价销售大米5157吨,成交2852吨,成交率55.30%,成交均价3784.40元/吨。投放量有所增加,成交率回落明显,主要受进口米拖累,成交价格大幅上涨。
国产米方面,仍以圆粒型早籼米为主,成交均价3251.88元/吨,环比涨99.19元/吨,溢价幅度30-70元/吨。进口米方面,仅1场泰国白米以均价4010.49元/吨成交,最大溢价达130元/吨,与上周同地区同等级品种相比,价格提高43.73元/吨;缅甸白米则以3400元/吨流拍。纵观市场,三大主粮中以稻米市场走势最弱,在经历低位震荡后,短期米价有望企稳回升,加之,今年早籼稻购销一改往年疲态,持续走强,有利于带动早籼米价格行情,预计广东销区大米价格将稳中趋涨,但在需求没有明显改善之前,上涨空间有限。
本周竞价销售玉米1000吨,成交1000吨,成交率100%,成交均价2050元/吨。投放市场的玉米属于2020年入库,年份较新,但由于其属于洗仓玉米,杂质相对较多,因此成交价格较同等级稍低,与广东港口报价相比低出400元/吨。
目前来看,国内市场玉米价格追高风险加剧,小麦的替代效应持续增加,加之玉米深加工进入传统的消费淡季,且新季玉米即将上市,届时市场供应将逐渐增加。另,临储玉米的出库期限相继到期,一再修改的政策规则越加严格,在不断地调整中起到抑制投机,打击囤粮炒作的行为,也能起到补充市场供给的效果,一定程度上缓解价格涨势,但短期来看,玉米价格走势仍在高位震荡。
二、华南稻谷价格指数
来源: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信息部
(1)华南稻谷采购价格周指数报173.29,环比上升3.34%;经可比性调整后的价格是2820.65元/吨,环比上涨91.06元/吨。
(2)华南稻谷销售价格周指数报161.44,环比上升2.60%;经可比性调整后的价格是2299.08元/吨,环比上涨58.25元/吨。
三、华南口岸主要粮食品种价格情况
经交易中心收集整理,东莞常平铁路货场报价:杂交米(江苏)3600-3800元/吨,周环比上涨100元/吨;粳米(东北)4200-4400元/吨,周环比上涨100元/吨;两优培九(湖北)4300-4500元/吨;优质米(湘赣粤)4500-4700元/吨。巴基斯坦大米(5%破碎)3560元/吨;泰国大米(5%破碎)4100元/吨;越南5451优质大米4700元/吨;缅甸白米(5%破碎)3600元/吨;柬埔寨白米(5%破碎)3800元/吨;柬埔寨茉莉香米(5%破碎)7600元/吨。
佛山三眼桥铁路货场报价:杂交米(江苏)3940-4140元/吨;粳米(东北)4540-4740元/吨;两优培九(湖北)4420-4620元/吨;优质米(湘赣粤)4780-4980元/吨。巴基斯坦大米(5%破碎)3720元/吨;泰国大米(5%破碎)和越南大米(5%破碎)暂时缺货。
玉米报价:东莞常平铁路货场2480元/吨,周环比上涨30元/吨。深圳蛇口和广州黄埔2440元/吨,周环比上涨50元/吨。本周玉米国内运费报价为50元/吨,周环比持平(大连/锦州-深圳蛇口)。
普通小麦(江苏)到港报价:广州黄埔2490元/吨,周环比下跌100元/吨。
优质小麦(山东)到港报价:深圳蛇口和广州黄埔2670元/吨,周环比持平。
四、中国沿海运价指数
(转自中华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