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省植保植检总站发布我省下半年全省农作物病虫害趋势表示,预计主要病虫害将呈中等至偏重发生。其中,二代玉米螟、二代二化螟等重大害虫中等发生,三代棉铃虫、三代粘虫、甜菜夜蛾等迁飞性害虫部分地区存在偏重发生至大发生风险。
据介绍,做出这一虫情预判,是根据全省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点调查情况、迁飞性害虫虫源地发生情况及本地残虫情况,结合全省下半年气候趋势预测、农作物布局及生态条件等综合分析而来。一些病虫具备中等至偏重发生基数,以二代粘虫为例,沈阳、锦州、铁岭、辽阳、本溪等局部地块预计偏重发生,一般发生田块百株虫量20-50头,重发田块百株虫量超过300头,是近5年来,发生范围最广,发生面积最大的年份。
此外,田间生态条件适合病虫害发生,目前玉米田处于抽雄吐丝期、水稻田进入孕穗期,作物长势旺盛,田间郁闭,通风透光差,植株正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抗病虫能力减弱,利于各种病虫害的发生。我省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连片种植,且采取免耕、浅耕、密植、秸秆还田等栽培措施,利于田间菌源虫源积累和病虫发生。近年来我省玉米、高粱、花生、大豆等种植广泛,为迁飞性害虫繁殖提供了充足食源条件。
值得关注的是,气象方面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步增强北抬,西南气流偏多,区域性大范围强降雨、强对流天气增多,有利于棉铃虫、粘虫迁入为害。而8月上中旬可能有北上台风直接或间接影响我省沿海地区,则利于草地贪夜蛾迁入和玉米南方锈病传入。
转自中华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