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通辽民营粮食购销行业商会官方网站!
玉米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行情 - 玉米

赵久然:推动玉米种质创新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作者:sysadmin 来源: 时间:2024/11/11 浏览:159 次 字号:【 】 【关闭

  

良种对农业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其关键之一在于突破性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年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约四成。玉米种质创新对农业强国建设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其育种创新技术有哪些关注点?目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首席科学家、首批“北京市先进科技工作者”赵久然就相关问题接受新华网采访。

新华网:如何看待玉米这一作物在农业强国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赵久然:玉米是目前我国种植面积最大、总产最高和种业市值最大的粮食作物。

当前玉米从用途上可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种是籽粒用玉米,其主要用于饲料和工业加工原料;第二种是青贮玉米,在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将秸秆连带果穗一起收获切碎并发酵后,用于牛羊等草食牲畜的饲料;第三种是鲜食玉米,即采摘收获和食用鲜嫩果穗或籽粒的玉米。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鲜食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

新华网:玉米种质创新对农业种植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赵久然:玉米种质创新的目的在于最终培育出更多更好的优良品种,让其更高产、更优质、更抗病、更抗逆。种质创新即利用已有的种质资源作为育种材料,把其优良性状、优良基因聚合到其亲本上,组合出杂交种,生产出优质种子,用于农业大田生产,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增产和农民的增收。

新华网:当前玉米育种技术创新有哪些关注点?

赵久然:第一是把更多优良性状、优良基因进行聚合,培育具有更多优良性状的品种。

第二是充分挖掘利用杂交种优势利用技术。当前玉米均为杂交种,杂交种的水平还有待提升潜力。

第三是株形育种,目前紧凑株型已很普遍,但关键还有“矮杆玉米”育种。大部分玉米品种株高在3米左右,要把株高再降低三分之一,至少要降到2.2米以下。

第四是生物技术。生物技术除了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还有未来的合成生物技术,这些技术都有望在育种中得到进一步应用。除此之外还有全基因组选择、单倍体与基因编辑融合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对玉米育种来说如虎添翼。

转自中华粮网

版权所有:通辽粮食行业商会 电话:(0475)8234669
商会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建国路世基大厦十五层
E-mail:tllssh@126.com  蒙ICP备19002393号-1  技术支持万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