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伦贝尔农垦大兴安岭扎兰河农牧场分公司第二连队的大豆地,3台760大马力收割机穿梭,豆荚随着机械运转不断脱落,运输车上的大豆很快堆成小山。
呼伦贝尔农垦大兴安岭扎兰河农牧场分公司第二连队统管组负责人王儒:我们这次收割的千亩大豆是科技园区试验筛选的早熟品种,单产突破300斤,一下打破了连队的历史纪录!以前这块地贫瘠,产量上不去,现在科技帮忙,产量直接提了一大截。
今年,呼伦贝尔农垦集团针对地块特点定制技术方案,利用大马力机车对土地进行深松浅翻,采用大垄高台种植增温抗旱防涝,实施小麦、大豆、玉米轮作养地,用先进播种机精准下种,除草环节化学、机械、人工“三管齐下”,大豆关键期“一喷多促”补给养分。丰收的背后,有一套“科技组合拳”做支撑。
呼伦贝尔农垦大兴安岭扎兰河农牧场分公司农牧科技部部长黄志远:我们通过整合农机农艺植保措施,开展高效技术模式,使大豆种植科学又高效,在降低物资投入的前提下,使产量和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产量翻了番,效益翻了番,科技赋能让统管地真正实现了高产样板田。
2025年,呼伦贝尔市大豆种植面积1336.42万亩。为保证大豆丰产丰收,呼伦贝尔市发挥大豆育种能力,培育大豆优良品种,克服无霜期短、有效积温不足问题,提高大豆平均单产水平。通过科学种植、精细管理和高效收获,让大豆产量连年丰产丰收。
转自中华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