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国家统计局监测数据显示,全国流通领域2025年6-7月份我国国产大豆(主要用于食品)现货价格呈现稳中小涨的运行态势。
我国食品大豆市场的运行主要受国际市场、国内政策调控、市场供求及资金和消息的炒作等多方面影响。从长期供需格局看,我国食品大豆年消费量维持稳定增长,叠加种子用豆、芽豆需求及部分低品级大豆转榨油用途,国产大豆市场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2022-2024年我国大豆增产,国产大豆供求相对宽松。2025年6-7月国内食品大豆价格呈现稳中小涨态势,可能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综合影响:一是国家粮食安全政策通过储备拍卖和市场调控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二是由于基层余粮减少且新豆尚未大量上市,市场阶段性供应偏紧对价格形成支撑;三是豆一期货虽呈现“N型”波动走势,对现货市场产生短期情绪扰动,但受进口大豆充足等因素制约,整体影响有限。总体来看,在政策托底和供需基本面主导下,此期间大豆价格保持基本稳定态势,同时呈现温和上涨特征。
全国流通领域食品大豆现货价格的波动会影响食品大豆期货市场预期,而期货价格则通过交易者的供需预判和套保行为反作用于现货定价。在国内期货市场中,豆一期货(非转基因国产大豆)更多反映政策与国产大豆供需,而豆二期货(进口转基因大豆)则与国际市场紧密联动,尤其跟随CBOT美黄豆走势。三者共同构成“国产现货—国内期货—国际基准”的完整价格体系,但驱动逻辑分化显著。
豆一期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多方面、复杂的,包括市场供求、国内相关政策、资金和消息的炒作、相关商品期货联动等。豆一因国内政策主导和非转基因食品豆属性,其价格形成机制与美豆、豆二(转基因贸易市场)存在显著差异,联动性相对较弱,但在极端供需矛盾或政策外溢下,仍可能间接传导。2025年6-7月豆一期货主力合约呈现“N型”走势,价格波动可能主要受以下因素驱动:6月初受黑龙江局部干旱天气及供应担忧影响,价格阶段性反弹;6月下旬因新季大豆上市预期增强,市场情绪转弱导致价格回调;进入7月后,在现货市场供应偏紧的支撑下,价格再度回升。这一波动模式体现了国产大豆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以国内政策调控和产区气候为主导,叠加阶段性供需变化的影响,同时保持与国际市场的有限联动性。
豆二期货是以进口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其价格受供需关系、市场交易情况等因素影响,一般来讲豆二期价跟美豆期价波动频率应该是基本一致的。2025年6-7月豆二期货主力合约呈现“N型”走势,价格波动可能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6月中上旬,北美大豆播种面积减少和阿根廷干旱引发供应担忧,推动价格上涨;6月下旬到7月上旬,随着美国天气好转和国内进口大豆集中到港,价格有所回落;7月中旬随着美豆优良率从70%回落至68%带动价格再次回升。整体来看,豆二期货价格既跟随国际大豆市场走势,又受到国内进口和需求情况的影响,与主要受国内政策影响的豆一期货有所不同,更多反映出国际大豆贸易的市场化特点。
美豆期货主要受国际形势、USDA报告、资金和消息炒作、气候等因素影响。2025年6-7月美豆期货走出“震荡-破位-急涨-阴跌-弱反弹”的行情:6月前半月,USDA公布的8350万英亩种植面积与稳定的66%优良率形成多空拉锯,价格在1025-1074美分区间波动;6月下旬,随着中西部降雨增多,价格跌至1014美分;进入7月,高温预警推动价格快速上涨,但天气好转后又连续7日下跌;7月中旬,美豆优良率从70%回落至68%,带动价格小幅回升2%。整体来看,当供需相对平衡时,容易受短期天气影响波动,但由于缺乏强劲基本面支持,价格上涨动力不足。
转自中华粮网